大家好,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关于什么是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施工的一般要求有哪些)的信息,很多人不清楚,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后浇带是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之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
2、因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的厚度密切相关,在设计后浇带的缝宽时应作如下考虑,对墙板厚度小于200mm的,缝宽取800mm;大于200mm的,缝宽取不超过1000mm,对地下室的底板,缝宽一般取1000mm,当底板厚度超过1000mm,小于1500mm时,缝宽取1000mm,底板厚度大于1500mm时,缝宽取1200mm即可。对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应根据墙板厚度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对厚度小于300mm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大于300mm(但不超过600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大于600mm的墙板,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处理,钢筋断开贯通与否,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通,对伸缩缝浇带,钢筋应断开,对梁板结构,板筋断开,梁筋应贯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板筋断开,梁筋应贯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后出现在规定部位以外的裂缝,从而降低了结构抗拉承载的能力。
4、根据规范对钢筋的接头容许断面百分率,要设置后浇带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断面上,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同时,后浇带宜设置在结构内力较小的部位。
5、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灌实。
6、无收缩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胀水泥拌制,也可以采用掺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的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强度至少与先浇混凝土相同或提高一级。
7、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按不同类型的后浇带选择不同的浇灌时间。伸缩后浇带——根据先浇灌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时间而定。不同水泥品种,不同水灰比,不同的温度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要区别其收缩完成的时间而定,一般为浇注施工后60d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灌,在工期要求紧迫和有特别困难时,也不应少于30d。
8、留置沉降后浇带,一般宜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再浇注后浇带的混凝土。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
9、施工缝施工时要用堵头板或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在浇注混凝土前要进行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清理、凿毛、湿润,对该处的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紧密结合。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要注意提高其结构自防水能力,避免渗水现象。
10、后浇带的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设法进行防护,采用顶部遮盖,四周用临时栏杆或围护砌体围护等 *** 。
11、防止后浇带内垃圾堆积难以清理及施工过程中钢筋被污染、踩踏。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有条件的更好掺入一些早强减水剂,施工前应做试配,拌制要认真,精心浇捣密实,事后还要注意养护。
12、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混凝土尚未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在后浇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其强度值的75%后,再按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拆除。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后,要确定时间间隔进行监测,将此数据与同时间内的沉降观测记录。
13、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14、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本文关于什么是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施工的一般要求有哪些)的知识就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laoyang1981@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mpn61.com/202303/33205.html